2025年第一季度,新加坡私人住宅(不包括执行共管公寓,EC)的租赁量环比增长4.8%,达到20,724宗交易。本季度的增长完全由非有地住宅板块推动,该板块环比上升5.2%。所有子市场均实现季度增长,其中中央区边缘区域(RCR)增幅最大,达7.1%,其次为核心中央区(CCR)6.3%,以及中央区以外区域(OCR)2.3%。相比之下,全岛有地住宅板块在本季度录得1.8%的下跌。
尽管新加坡经济增长和就业增速明显放缓,2025年第一季度住宅租赁量仍同比增长3.7%,扭转了2022年至2024年第一季度连续出现的同比下降趋势。本季度的增长主要由核心中央区(CCR)和中央区边缘区域(RCR)的非有地住宅板块带动,分别同比上升7.9%和7.0%。全岛有地住宅的租赁活动也同比微增0.5%。相比之下,中央区以外区域(OCR)非有地住宅的租赁量则同比下降2.1%。CCR和RCR租赁需求的增加,得益于过去两年大量新竣工项目(尤其是小户型单位)的供应,以及更为合理的租金水平,这些因素吸引了租户选择这些区域的物业。
2025 年第一季度,按租赁成交量排名的前五大非有地私宅项目为:Normanton Park、One Pearl Bank、D’Leedon、Parc Esta、Marina One Residences,共达成 667 份租赁合同。
根据市区重建局(URA)最新发布的数据,在2025年第一季度租赁活动增加的带动下,非有地私人住宅整体租金环比上涨0.5%,扭转了去年第四季度的下跌趋势。其中,中央区以外区域(OCR)租金涨幅最大,环比上升0.7%,而核心中央区(CCR)和中央区边缘区域(RCR)则均录得0.4%的环比增长。
对各市场板块中租赁最活跃的户型(一至四卧室单位)的中位租金进行了详细分析。除中央区边缘区域(RCR)的一卧室和三卧室单位分别录得0.3%和0.2%的微幅环比下跌(这一变化在统计上可忽略不计)外,其他各市场板块的所有户型中位租金均实现环比上涨。与去年同期相比,大部分所分析的中位租金现已大致与去年持平或略高于去年水平。
统计样本数据显示,超过一半(52.6%)的发展项目录得季度租金上涨,涨幅介于0.2%至12.7%之间。因此,这些项目单位的平均月租金连续第二个季度上涨,环比增长0.10新元或1.7%,至2025年第一季度的每平方英尺5.95新元。按区域划分,涨幅由市中心核心区(Downtown Core)带动,其次是里峇峇利(River Valley)和乌节/凯恩希尔(Orchard/Cairnhill)区域。
继前两个季度大量项目竣工后,2025年第一季度获得临时入伙证(TOP)的私人住宅(不包括执行共管公寓,EC)数量适中,共计1,988个单位。按市场板块划分,核心中央区(CCR)占新竣工单位略高于一半,达1,055个单位,占总数的53.1%。
全岛范围内已竣工的私人住宅(不包括EC)存量连续第四个季度增加,本季度环比微增2,136个单位或0.5%,至419,869个单位。由于新竣工数量减少,净吸纳量从2024年第四季度的5,420个单位大幅下降至2025年第一季度的2,498个单位。尽管如此,本季度净需求仍略高于净供应。因此,全岛空置率环比微降0.1个百分点至6.5%,显示市场继续消化前几个季度大量竣工带来的空置单位。
数据来源:Savills,UR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