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加坡的房子,和外国的房屋相比,有一个特殊的空间——防空壕。根据1997年通过的民防庇护所法令(Civil Defence Shelter Act),所有新建的政府组屋和私人住宅都必须在屋内或楼层建有防空壕。新加坡租房。
新加坡的防空壕分为公共防空壕和家用防空壕。
公共防空壕设置在地铁站、学校、民众联络所(类似于中国的社区服务中心)等公共场所,供市民在紧急情况下避难。其中,最主要的公共防空壕是地铁站,这些防空壕小的可容纳三千人,大的可容纳1.9万人。各站点配备三重防护系统:站台屏蔽门隔离轨道区,钢结构防爆门抵御外部冲击波,还有独立通风与水电系统。内部设有干式厕所,近年新建的还设有净化室,为避难者消毒。站内广泛宣传应急操作指南,实现日常交通与战时防护的无缝切换。
家用防空壕设置在住宅内部,要么在住宅单位内(household shelter),配建在厨房、卫生间边或进门处,供一户家庭内部使用;要么设置在楼梯间或紧急逃生通道,供整个楼层住户共用(storey shelter)。
政府对住宅防空壕有严格标准。
面积和形状。不仅长度和宽度有一定规格,容量、形状等也有相关规定。所有家庭内部防空壕的面积都不得超过4.8㎡。
墙板。按标准加强“三板”(顶板、底板、墙板)的厚度和强度,采用钢筋混凝土建成,防爆防火,在空袭或爆炸等紧急情况下为居民提供庇护。
门。特制钢门,通常密封且防爆。搭配特制门框,确保结构稳定。家用防空壕的门不可拆除或改装。
通风口。家用防空壕备有两个通风口,确保空气流通。居民切忌遮挡或改装通风口,以免需要使用时出现问题。
插座。家用防空壕配备了电力、电视机,收音机等插座,方便民众第一时间接收到外界信息。
在和平年代,人们将防空壕打造成实用空间充分利用。有的作为储藏室,收纳各种生活物资和杂物。有的改造成女佣房,有关当局并未禁止雇主把防空壕改造成女佣房,但人力部规定,雇主须至少为女佣提供床垫、枕头和毯子,并确保房间足够通风。有的把防空壕改造成衣帽间、小书房、宠物房,甚至是小型健身室,用途可谓灵活百变。当然也有人依照防空壕的本来用途,为紧急情况做足充分准备,不只在防空壕里留出了空间用于避难,更备齐72小时所需的应急食物和水。
另外,由于防空壕的铁门比较突兀,又不能改动,很多家庭会装修将其遮挡起来,打造成视觉隐形效果。
总之,防空壕早已成为新加坡住宅的一大特色。它不仅是保障生命安全的防护空间,更是一个国家时刻居安思危、未雨绸缪的体现。
你可以在小铃铛Housebell上轻松寻找新加坡房源。小铃铛Housebell是新加坡首家中英双语房产平台,提供海量真实房源,所有房源均来自新加坡房产代理委员会(CEA)认证的中介,帮助你找到最合适的梦中情房!如有任何疑问,欢迎联系在线客服,我们将为你提供专业的帮助。